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「老闆,我買了 IP66 / IP67 的耶,淋個雨而已怎麼還會進水?」😭
這句話我們聽到耳朵都快長繭了!
你是否也以為有了防水認證,就等於拿到「🌟無敵星星」?
今天,我們就來打破你對「防水」的 5 大美麗誤會!
破解!關於無線電防水的 5 大迷思
💥 迷思 1:IP 等級 = 無敵金鐘罩?
真相: IP 等級是「意外保險」,不是「日常雨衣」!
它是為了應對意外落水、瞬間潑濺等緊急狀況,用來提高設備存活率的設計。
並非讓你可以在大雨中長時間持續操作!
💧 迷思 2:防了水,就沒事了?
真相: 最可怕的殺手其實是無孔不入的「水氣」!
長時間在高濕度環境(如雨天、海邊)使用,水氣會慢慢滲透,
造成機板氧化、零件短路。
這是再高的 IP 等級也防不了的慢性傷害。
🔩 迷思 3:機身沒壞,防水就有效?
真相: 日常的震動、碰撞、不小心摔落,都可能造成機身出現肉眼看不見的微小形變,讓防水膠條產生縫隙。
這就是為什麼除了防水,最好也要有軍規防摔認證,結構更穩固,防水才更持久。
⏳ 迷思 4:防水功能是永久有效的?
真相: 防水膠條是消耗品!它會隨著時間、溫度、環境而老化、硬化、失去彈性。
原廠正規建議是 6-12 個月就要進廠更換膠條並重新做氣密檢測,但因費用與設備問題在台灣極少執行。
所以,你用了兩三年的機器,防水能力早已不是出廠時的狀態了!
🧼 迷思 5:碰到水後,擦乾就好?
真相: 需要「保養」!如果碰到海水、酸雨或其他髒水,鹽分和酸性物質會加速腐蝕機身與防水膠條。
正確做法是用清水或乾淨濕布清潔,再用乾布擦乾,避免殘留物加速設備老化。
🧼 迷思 6:IP防水等級越高,就全都防護?
通常IP防水等級越高,防護效果越好
但是,不代表防水等級越高就適合所有環境
例如: IP66 適合應對高壓水柱噴射,而IP68 則適合在水下或潮濕的惡劣環境下使用
IP68如遇到高壓水柱噴射,也是會有容易進水的風險
所以最好是依需求環境選擇適合的防水應對等級!
【🧑🎓知識小學堂:IP 防塵防水等級到底怎麼看?】
IPXX,第一個 X 是防塵,第二個 X 是防水。數字越大,防護力越好!
🔸 防塵等級 (第一個數字)
IP0X:無防護
IP1X:可阻擋 >50mm 的物體
IP2X:可阻擋 >12.5mm 的物體 (如手指)
IP3X:可阻擋 >2.5mm 的物體 (如工具、電線)
IP4X:可阻擋 >1mm 的物體 (大部分灰塵)
IP5X:防塵,無法完全阻止灰塵進入,但不得影響設備正常運作
IP6X:完全防塵,灰塵無法進入
🔹 防水等級 (第二個數字)
IPX0:無防護
IPX1:防滴,可承受垂直落下的水滴
IPX2:傾斜防滴,設備傾斜 15 度時可承受垂直落下的水滴
IPX3:防濺,可承受 60 度角的噴灑水花
IPX4:防潑,可承受任何角度的潑水
IPX5:防噴,可承受低壓水柱噴射
IPX6:防強噴,可承受高壓水柱噴射 (如海浪)
IPX7:防浸,可浸入水下 1 公尺,持續 30 分鐘
IPX8:防沉,可持續浸入指定深度的水中 (深度與時間由製造商訂定)
【🧐結論:最簡單有效的防水方案是?】
看了這麼多,其實保護愛機的方法很簡單:
✅ 只要環境會碰到水,就用【無線電專用防水套】!
✅ 只要環境會碰到水,就用【無線電專用防水套】!
✅ 只要環境會碰到水,就用【無線電專用防水套】!
這才是最可靠、最經濟,能給予你心愛機器頂級防護的唯一解!
無論你用的是 AITALK / MTS / ADI / HORA,
還是高階的 MOTOROLA / HYTERA / KENWOOD / YAESU,
都別拿昂貴的設備去賭一場雨。
一個簡單的動作,省下大筆維修費,讓你風雨無阻,通訊無礙!💪